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 实施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新机制
2016-11-11
报告大厅7640
核心提示:近年来,由于受到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粮食市场形势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粮
近年来,由于受到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粮食市场形势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粮食产量“十二连增”,供求整体宽松,特别是玉米品种供给远大于需求。据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6年玉米产量是4400亿斤,2016年的消费量是4000亿斤,多出400亿斤。再加上玉米和其他的替代品进口400亿斤,总体上2016年玉米这一块要供大于求800亿斤。
二,价格倒挂的问题。由于临储政策使粮食价格处于全球“高地”,产区与销区、原粮与成品粮、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严重倒挂。南北方粮食流通陷入停滞状态,贸易企业纷纷退市,东北产区加工企业大面积限产停产,亏损加剧,进口粮食大量涌入国内,呈现出“洋粮入市、国粮入库”局面。
三,政策性粮食库存连年“滚雪球”,目前我们政策性粮食库存已经达到5000亿斤,超期储存数量特别多,品质劣变加速,中央财政负担越来越重。所以,原有的政策弊端已经比较突出地显现出来了,到了不改不可、非改不可的地步,因此必须实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
取消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由市场定价,价格和补贴分离开来。
“市场定价”,就是取消临储,不再定价托市收购,价格根据市场的供求来形成,农民随行就市卖粮,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粮食收购由过去的“政策市”变为“市场市”。
“价补分离”,就是把对农民的补贴从价格中剥离出来,原来的临储价格高于当期市场价格,实际上高出的部分就是对农民的补贴,现在让价格回归市场,另外实施玉米生产者补贴。
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把补贴单拿出来,补给种地的农民,谁种地补给谁。这样,既有利于解决粮价倒挂的问题,又兼顾了农民基本收益,还可以使各类主体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农民根据市场来安排生产,逐步实现供需总量基本平衡。
一是粮食产量“十二连增”,供求整体宽松,特别是玉米品种供给远大于需求。据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6年玉米产量是4400亿斤,2016年的消费量是4000亿斤,多出400亿斤。再加上玉米和其他的替代品进口400亿斤,总体上2016年玉米这一块要供大于求800亿斤。
二,价格倒挂的问题。由于临储政策使粮食价格处于全球“高地”,产区与销区、原粮与成品粮、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严重倒挂。南北方粮食流通陷入停滞状态,贸易企业纷纷退市,东北产区加工企业大面积限产停产,亏损加剧,进口粮食大量涌入国内,呈现出“洋粮入市、国粮入库”局面。
三,政策性粮食库存连年“滚雪球”,目前我们政策性粮食库存已经达到5000亿斤,超期储存数量特别多,品质劣变加速,中央财政负担越来越重。所以,原有的政策弊端已经比较突出地显现出来了,到了不改不可、非改不可的地步,因此必须实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
取消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由市场定价,价格和补贴分离开来。
“市场定价”,就是取消临储,不再定价托市收购,价格根据市场的供求来形成,农民随行就市卖粮,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粮食收购由过去的“政策市”变为“市场市”。
“价补分离”,就是把对农民的补贴从价格中剥离出来,原来的临储价格高于当期市场价格,实际上高出的部分就是对农民的补贴,现在让价格回归市场,另外实施玉米生产者补贴。
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把补贴单拿出来,补给种地的农民,谁种地补给谁。这样,既有利于解决粮价倒挂的问题,又兼顾了农民基本收益,还可以使各类主体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农民根据市场来安排生产,逐步实现供需总量基本平衡。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