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改革关键在给农民合理收益
2016-03-10
南方日报7350
核心提示: 8日下午,人大代表、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晓山做客南方报业两会全媒体直播室(见右图,南
8日下午,人大代表、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晓山做客南方报业两会全媒体直播室(见右图,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王良珏 王诗堃 摄),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业合作社、精准扶贫等议题接受了南方报业“1+X”联合采访。
谈到近年来每逢春节就会流行起来的“乡愁体”,他感慨道:“如果我们的乡村成了一个凋敝的、空心化的乡村,小康社会就是有欠缺的。”解决乡愁的问题,需要从根源上把农村本身的美与城市的先进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与小城镇、大都市的特色错位发展。
研判农业发展 加快搭建机制 推动农业供需对接
南方日报:我国的粮食产量保持12年连增,但近几年我国进口农产品也越来越多,怎么看目前国内农产品的供求现状?
张晓山:目前中国的农产品供给与需求从总量上看是平衡的,但供求结构仍然不平衡。比较突出的是大豆和玉米。2015年,中国需要进口8000万吨大豆和4000万吨玉米以及玉米替代品。进口大豆是因为国内供给不足,国产缺口比较大。进口玉米则是因为,我们自产的供给能力虽然强,但价格竞争力弱,国产价格比进口的普遍高30%—50%。
南方日报:这种供求结构不平衡如何解决?
张晓山:农产品结构性矛盾需要用综合配套改革来解决。从供给侧来看,“三去一降一补”本身也是一项综合性的措施。比如去库存,要把堆积在仓库的大量玉米尽快消减;降成本关系到价格竞争力,需要尽快推动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完善价补分离政策;补短板中的短板是农业人才,这关系到提高农业人口的福祉水平。
这些改革的关键在于要给农民合理收益。在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农业生产力,包括培育职业农民,提升农民文化素质,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
南方日报:农民有增产不增收的困扰,如何从根本上解决?
张晓山:我们要加快建立机制,推动农业供需对接。与过去的短缺经济不同,现在农产品产量总体上有保障,进口农产品很大程度上是满足改善型需求的,说明农业消费需求在升级,越来越多样化,这对农产品的供给提出了挑战。
另外,现在的消费者不光要吃得好吃得香,更要吃得,这就要求农产品质量要,万一吃出问题找谁,这又要求建立农产品回溯系统,也对生产者提出更高要求。
南方日报:搭建哪些机制,可以让小农有效对接市场?
张晓山:小农要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通过更高层次的联合,来便利产需对接,商定合理的对价。同时政府要制定规则,对一些农产品实行价格保护,保证生产者的利益。
南方日报:目前国内农业普遍仍采用家庭经营的方式,如何对抗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大规模农场经营?
张晓山:家庭经营即使专业化,农业生产率也不可能超过大农场。在这种条件下提高生产率,就要保持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加强提供社会化服务,将不可分的生产要素通过社会化的渠道为家庭农户提供,并通过合作社联合购买、联合销售,来降低交易成本。
解析精准扶贫?? 政府要摆正角色建立信任机制
南方日报:贫困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未来5年要确保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对于这个目标您觉得难点在哪?
张晓山:首先扶贫标准是动态的。按照现有贫困线的标准,2010年是2300元,到2014年是2800元,即使到2020年脱贫了,并不是说贫困就没了,而只是在一个低水平的贫困线上了贫困人口。这方面中央有“六个一批”的具体部署,即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教育资助解困一批。
这轮扶贫难度的,我认为是异地搬迁。对于一些基本生活无法保证的地方,必须做异地搬迁。但是,要搬迁的人口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要想把异地搬迁做好,做到不反弹、能增收,确确实实脱贫,又能够解决社会融入问题、心理问题、文化问题等,我觉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南方日报:政府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张晓山: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不能越界,也不能缺位。政府有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有强大的资源调配能力,但是扶贫最重要解决的是内生动力的问题,扶贫攻坚最终还应该重视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最终还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来通力合作。另外,产业扶贫要关注产业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关系。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扶贫开发要配套建设基础设施,更要保护好生态环境。
南方日报:新一轮的扶贫开发强调精准扶贫,这个精准应该如何实现?
张晓山: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前提和基础是精准识别。我觉得还是要发动当地群众充分参与,因为老百姓自己最清楚谁是真正穷的。把扶贫对象、脱贫对象瞄准好了,最后才能够让他们真正脱贫。
对于扶贫对象,我们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建立一种信任机制,让帮扶对象知道这个钱是能实实在在对他们的生活发生改变的。人大江苏代表团的赵亚夫代表讲,他把日本的生态农业、大棚技术推广到帮扶村,从游说村民到最终让农民接受,一共花了三年功夫。村民从不信任到坚信。农民说现在赵代表要他种块砖他都会种,因为觉得听他的没错。
谈“回不去的乡愁”??农村与城镇都市 特色错位发展
南方日报:今年春节回乡记录的题材在网上很热门,怎么看这种乡愁记录?
张晓山:这反映了社会变迁的一种必然趋势。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化推进和人口的迁移,中国从原来的80多万个行政村到现在剩下58万个,这说明一部分乡村的消亡是不可避免的。
所谓的“乡愁”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在未来,中国还是需要乡村的,但如果我们的乡村成为一个凋敝的、空心化的乡村,一个只剩老弱病残的乡村,那我们的小康社会是有欠缺的。
农村还是要发展的。未来的中国即使城镇化率达到70%,也还有四五亿人生活在农村。那么未来的农村是建设得更像农村,还是建设得更像城市?他们应该怎样的生活?这些是需要我们考虑的。
南方日报:如何解决都市人的乡愁问题?
张晓山:现在有两种情况,有些人回去后觉得很好,产生了乡愁的思绪。但也有的人回乡以后根本待不下去,比如说一些孩子回乡后,待一天就觉得不方便,要回宾馆住。
所以我觉得要解决乡愁的问题,需要把农村本身的美,与城市的先进有机结合起来。农村的未来绝不能朝着越来越像城市的方向发展,而是谋求既保留农村原始风貌,但又与现代文明完美结合,这是一个保有田园风光又具备经济活力的农村。这就需要对农村的未来好好规划,做到与小城镇、大都市的特色错位发展。
南方日报:你眼中的理想农村是什么样?
张晓山:我的理想农村,天是蓝的,水是清的,河里有小鱼,池塘有青蛙,土里有蚯蚓,环境优美,垃圾可以处理好,上厕所也方便。所谓美丽乡村,也就是说既要青山绿水,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城镇一道进入小康社会,从而实现美丽中国的愿景。
标签:
收益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