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昌吉人”李兴福:农机科技示范创新
2014-06-27
亚心网柯建萍7350
核心提示:10年前,农机科技化在阜康推广得并不理想,全市农田的机械化率不到百分之七十,农民对新机械既向往,又有所排斥。如何推进基层农机的科技示范化管理,成为摆在农机人的头等大事。
“皮肤黝黑,举止粗犷。”李兴福给人的印象怎么也不像一位“专家”,倒像一位实实在在的“老农民”。不过,近花甲之年的“老李”很有两下子,是阜康市的科技特派员,高级工程师,在农机推广事业上摸爬滚打了33个年头。
10年前,农机科技化在阜康推广得并不理想,全市农田的机械化率不到百分之七十,农民对新机械既向往,又有所排斥。如何推进基层农机的科技示范化管理,成为摆在农机人的头等大事。
2002年,在阜康市三工河乡建设了万亩草场示范园区项目,而由于资金短缺,从2003年至2005年期间,园区建成后牧草机械化收割却配套不到位,导致牧草来不及收割,最后只能白白浪费掉。当时,身为工程师的李兴福坐不住了,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自告奋勇地接受了这项任务,在荒芜的大戈壁上搭起了帐篷。现在他时常风趣地说,“帐篷底下垫得不严实,晚上风一刮土就往里钻,时刻享受“黄土浴。”
三工河乡纯属丘陵地带,坡度大,李兴福首先要解决的是轮式机械使用的问题,然后,从农机公司租了一台割草机,又从朋友那借了一台小四轮拖拉机,搞起了科学试验。经过一番研究,李兴福解决了丘陵地带四轮机械容易侧翻、仰翻的问题,制定出丘陵地带牧草收割机的改制方案,拿出了张设计图纸。而更大的问题又出现了,要把图纸变成实实在在的机械,没有钱不行。现实项目经费没有到位,单位财力紧张挤不出钱,这些没有吓倒李兴福,上大学的儿子要生活费,家里的住房需还贷款,家人强烈反对的情况下,又东借西凑近5万元专门订做了三台割草机,购买了三台25马力的小四轮。
2006年夏天,茬牧草收获时,随着机械的轰鸣,牧草齐齐地倒成一排。割茬6-8厘米,割净率达90%以上,效率是人工割草的40-50倍,收割费用仅相当于人工的40%。近两年的努力,李兴福同志终于攻克了丘陵地带牧草机械化收割的难题,填补了在新疆的空白。
目前,在三工河乡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机户购买了李兴福改造后的“新机械”。三工河乡牧民瓦提说:“以前收割用镬镰,费时又费力,李工给我们解决了这个大难题,不但提高了收入,而且有更多的时间来干些其他的事情。”
凭借着一股“牛劲”,李兴福用自掏腰包、改造钻研的方式,走出了在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的路子,让新型农机技术在阜康铺展开来:引进大型精量铺膜点播机,结束了该市打瓜生产人工铺膜点种的历史;引进番茄铺膜播种专用机,解决了番茄种粒小,下种不均匀、下种量难以控制的问题;引进宽膜沟播平铺机,保证了次宜棉区棉花生产的生育期要求;引进高架播种机,实现了小麦套种玉米一年两茬收获;引进大型打捆机,解决了农区畜牧业农作物秸秆回收问题……
同时,李兴福认识到农机科技示范化靠几个农户的单打独斗是搞不好的,一方面,农户没有大量的款项购买大型机械,另一方面,有了机械却无“用武之地”。看到机械农户松而散的现状,唯有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才能提升整体的科技示范推动。2008年8月,经过项目拉动、技术辅导,阜康市九龙农机专业合作社也应运而生,如今该合作社从业人员100人,拥有农机具数达103台(套),实有资产价值达650万元,拉动户均年收入10万元,被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李工在农机科技示范推广上付出了太多太多,他干事非常认真,很有‘哈力’。”多年的好朋友,阜康市九龙农机专业合作社副社长刘旭宏评价道。
用“哈力”形容李兴福最合适不过。截止目前,李兴福主持和参加的课题项目二十四项,有七项获得区州奖励,连续两次获得阜康市专业技术科技拔尖人才,带动扶持四家农机合作社,已实现阜康全市播种机械化百分之九十以上。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