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读] 总书记的黑土地情怀
“大暑”至,夏正浓,玉米齐胸穗打苞。
盛夏的松辽沃野,万物葱茏。大国粮仓的蓬勃脉动里正孕育丰收的希望。
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在田间轻抚碧绿秸秆,登观景台眺望万亩粮仓。凝视中饱含对黑土地的深情。
广袤的黑土地有着天地之大美,无与伦比的资源禀赋是共和国的宝藏、底气和希望。
对于这片黑土地,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牵挂于心。
“这个地方看不够,以后有机会还要再来。”2018年9月25日,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广袤无垠的稻田里,总书记深情约定。时隔近两年再赴东北,他考察首站如约来到黑土地的田间地头。
“这次来主要是看庄稼,现在的长势很好。这里优势是地势平坦,人均耕地多,最主要的还是黑土地。”言语间,透露出黑土地在他心里的特殊位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东北三省考察,八年中四次参加两会东北地区代表团审议,关心黑土地产粮,关注黑土地可持续发展。
拿起一把稻穗,看稻粒、观成色;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一言一行,无不流露出总书记对人民“饭碗”的深沉关切。
“农业生产不能竭泽而渔”“要加快绿色农业发展”“确保黑土地不减少、不退化”“粮食也要打出品牌”……回荡在黑土地上的每一声叮嘱和慨叹,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如一的坚持。
黑土是公认的最肥沃的土壤,“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栽上柴火也开花”,是黑土地的真实写照。
作为我国最为宝贵的耕地资源,黑土地被誉为“耕地里的大熊猫”。从几亿人吃得饱到吃得好,功不可没。
“一两黑土二两油”,黑土地资源极为宝贵且稀缺。然而,作为我国“北大仓”的东北平原,近年却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地下水超采严重等原因,导致黑土区耕地出现长期透支,肥沃的黑土变得越来越“瘦”、越来越“薄”、越来越“硬”。
地处松辽平原腹地的吉林省梨树县,也面临这个难题。由于保护不及时、耕作不合理,梨树县黑土厚度曾在30年里减少了近40厘米。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生态保护,关系“中国饭碗”的土壤问题他更为关心。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就曾深情叮嘱“要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共同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
在开发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当前,梨树县依托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打造出了“宽窄行种植,秸秆全覆盖”的“梨树模式”来保护黑土地,并通过发展绿色农业,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黑土地保护的队伍中来。
秸秆覆盖地表,宽窄行轮作,能够将耕作次数减到最少。春天的时候使用免耕播种机,就能够完成从播种、施肥到收割的一次性作业。同时,秸秆在地里自然腐烂的过程,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能够有效保护土地。
此次吉林之行,习近平专门点赞此种模式:“你们探索实施玉米秸秆还田覆盖,不仅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还能起到防风蚀水蚀和保墒等作用,这种模式值得总结和推广。”
如今,吉林省梨树县耕地持续保护,技术创新升级,农民口中的“破皮黄”正在找回往日的油润、肥沃,最直接受益的正是农民。
梨树县梨树镇康达农机合作社农民杨青奎说起“梨树模式”的好处,心中喜不自胜:“化肥少用10%-20%,增产10%,加上减少的机器作业成本,一公顷地一年节本增效1500多元。”
农民认识上去了,燃烧秸秆的现象消失了,环境也得到了保护,最终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的喜人前景。
今年3月,有关部门联合印发的《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提出,中央财政通过现有渠道积极支持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发展,力争到2025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1.4亿亩。
“要保护好黑土地,这是‘耕地里的大熊猫’。这儿是‘黄金玉米带’,也是‘大豆之乡’,一定要采取一些措施。”深中肯綮的嘱托,饱含着总书记对这片土地和人民深沉的爱。
- 13601农业农村部: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 13512关于变更2025第十三届内蒙古春季农业机械博览会会址的公告——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工业协会宣
- 13423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要求加快农机补贴兑付!
- 129342025西南农机展:丘陵农机、粮油机械、畜牧机械与春耕农机团购节大集结!
- 12885聚焦现代农业!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农机展2月28日盛大举行
- 12726第二届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金融峰会暨农机新营销高端论坛在济南举办
- 12577关于推介2024年设施种植机械化生产主推模式的通知
- 11898拓展终端 开发渠道 | 500家农机企业5000家合作社300家经销商的PARTY
- 11889湖南省关于进一步明确存量变型拖拉机年检审相关事项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