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唯一登上高规格会议的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凭啥是他?
2019-03-19
中国农机化导报6600
核心提示:在3月17日举行的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强作为的农机合作社典型代表发言。薛强2012年从西安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带着满腔热情,回到农村,顶着乡亲们甚至家里人说我是“傻子”“瓜子”的压力,开始了自己的农业实践。负责的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经过9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拥有社员112人,托管土地面积达到3万余亩,覆盖6个乡镇100多个行政村,各类农机资产原值达到1000余万元,被授予“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等荣誉称号。
在3月17日举行的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强作为的农机合作社典型代表发言。薛强2012年从西安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带着满腔热情,回到农村,顶着乡亲们甚至家里人说我是“傻子”“瓜子”的压力,开始了自己的农业实践。负责的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经过9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拥有社员112人,托管土地面积达到3万余亩,覆盖6个乡镇100多个行政村,各类农机资产原值达到1000余万元,被授予“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等荣誉称号。
薛强指出了他能够成功的四点经验。
,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合作社发展的先决条件。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密集出台支持农业、农民、农村发展的政策,使我倍感鼓舞。“我之所以以一名经济学硕士的身份回乡创业,就是看准了对农业的支持,就是看准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首先是得益于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我们购置机具有补贴,种植粮食有补贴,选用良种有补贴,这些都为合作社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使合作社能够轻装上阵,努力开拓市场,在粮食生产的经营实践中大显身手。”薛强说。
第二,规模化经营是合作社发展的生命线。“我们以粮食生产作为自己的核心业务,而粮食相较于经济作物,单位面积产生的经济效益处于明显劣势。合作社创建之初,由于规模小,机具“吃不饱”,人员“增收难”。积极探索农机合作社发展模式,率先在陕西省拓展土地托管业务,一方面减轻种粮群众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拓展了业务,壮大了规模。在这一经营模式的引领下,合作社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合作社年均耕种管收、深松整地等机械化作业面积达到3万余亩,小麦玉米耕种收、病虫害统防统治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合作社业务涵盖6000多户,年经营收入超过300万元,机手人均收入达到6.5万元。
第三,强大的软硬件是合作社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薛强带领合作社成员一方面积极购置大型现代化农机农具,另一方面着力打造专家和服务团队,软硬兼施,跨越前进。购置大型拖拉机和联合深松整地机,先后实施深松整地作业5万余亩;购置植保动力伞和无人机,“一喷三防”航化作业面积超过10万亩;建成10吨种子加工成套流水线,年加工小麦良种600万斤;建成30吨粮食烘干塔,在全省率先实现玉米籽粒收获、烘干一体化。聘请了6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建立了专家指导组,对粮食生产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科学决策;聘请80多名种田能手组成了土地托管团队,建立了农机、农技、植保、水电4个专业服务队,粮田实现了“种子、化肥、农药、耕、种、收获、管理、粮食回收、销售九个统一”。同时,还通过召开土地托管联盟协作培训会等形式,带动周边区县发展土地托管5万亩,使1.2万户农民受益。
第四,经营模式创新是合作社发展的不竭动力。“过去几年,土地托管模式的创新应用,支撑着合作社从小到大发展。去年,我们致力于打造土地托管模式的升级版,创新了农机合作社经营方式,率先在全省提出了建立集体粮食农场的经营模式。我们与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共同打造集体粮食农场。”同时,农户以土地入股,享有入股分红;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集体粮食农场,从土地入股分红总收入中提取商定比例的集体发展基金;合作社投资生产经营集体农场,获取扣除土地入股分红和生产经营成本后的利润。这一模式下,三方在合作中各司其职,提高了效率,拓展了合作范围,实现了互利共赢。
薛强说,下一步,他将求真务实,创新实干,做推进农机服务机制创新的实践者,做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的引领者,做全程机械化的推动者,为周边农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为农业机械化全程高质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薛强指出了他能够成功的四点经验。
,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合作社发展的先决条件。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密集出台支持农业、农民、农村发展的政策,使我倍感鼓舞。“我之所以以一名经济学硕士的身份回乡创业,就是看准了对农业的支持,就是看准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首先是得益于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我们购置机具有补贴,种植粮食有补贴,选用良种有补贴,这些都为合作社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使合作社能够轻装上阵,努力开拓市场,在粮食生产的经营实践中大显身手。”薛强说。
第二,规模化经营是合作社发展的生命线。“我们以粮食生产作为自己的核心业务,而粮食相较于经济作物,单位面积产生的经济效益处于明显劣势。合作社创建之初,由于规模小,机具“吃不饱”,人员“增收难”。积极探索农机合作社发展模式,率先在陕西省拓展土地托管业务,一方面减轻种粮群众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拓展了业务,壮大了规模。在这一经营模式的引领下,合作社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合作社年均耕种管收、深松整地等机械化作业面积达到3万余亩,小麦玉米耕种收、病虫害统防统治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合作社业务涵盖6000多户,年经营收入超过300万元,机手人均收入达到6.5万元。
第三,强大的软硬件是合作社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薛强带领合作社成员一方面积极购置大型现代化农机农具,另一方面着力打造专家和服务团队,软硬兼施,跨越前进。购置大型拖拉机和联合深松整地机,先后实施深松整地作业5万余亩;购置植保动力伞和无人机,“一喷三防”航化作业面积超过10万亩;建成10吨种子加工成套流水线,年加工小麦良种600万斤;建成30吨粮食烘干塔,在全省率先实现玉米籽粒收获、烘干一体化。聘请了6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建立了专家指导组,对粮食生产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科学决策;聘请80多名种田能手组成了土地托管团队,建立了农机、农技、植保、水电4个专业服务队,粮田实现了“种子、化肥、农药、耕、种、收获、管理、粮食回收、销售九个统一”。同时,还通过召开土地托管联盟协作培训会等形式,带动周边区县发展土地托管5万亩,使1.2万户农民受益。
第四,经营模式创新是合作社发展的不竭动力。“过去几年,土地托管模式的创新应用,支撑着合作社从小到大发展。去年,我们致力于打造土地托管模式的升级版,创新了农机合作社经营方式,率先在全省提出了建立集体粮食农场的经营模式。我们与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共同打造集体粮食农场。”同时,农户以土地入股,享有入股分红;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集体粮食农场,从土地入股分红总收入中提取商定比例的集体发展基金;合作社投资生产经营集体农场,获取扣除土地入股分红和生产经营成本后的利润。这一模式下,三方在合作中各司其职,提高了效率,拓展了合作范围,实现了互利共赢。
薛强说,下一步,他将求真务实,创新实干,做推进农机服务机制创新的实践者,做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的引领者,做全程机械化的推动者,为周边农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为农业机械化全程高质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标签:
农机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
- 13611农业农村部: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 13522关于变更2025第十三届内蒙古春季农业机械博览会会址的公告——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工业协会宣
- 13433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要求加快农机补贴兑付!
- 129442025西南农机展:丘陵农机、粮油机械、畜牧机械与春耕农机团购节大集结!
- 12915聚焦现代农业!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农机展2月28日盛大举行
- 12736第二届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金融峰会暨农机新营销高端论坛在济南举办
- 12587关于推介2024年设施种植机械化生产主推模式的通知
- 11908拓展终端 开发渠道 | 500家农机企业5000家合作社300家经销商的PARTY
- 11899湖南省关于进一步明确存量变型拖拉机年检审相关事项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