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入口3秒自动进入网页_已满l8点此进入甸伊园蘑菇_精品伊甸乐园入口2023高清

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董涵英:改革必须解放思想

   2018-12-20 中国农机化协会董涵英5900

  第三,突破农民使用农机开展经营的限制,增强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活力。毫无疑问,农机是干农活的。然而在农民开始获得购置和经营农业机械自主权的时候,说得化一点,农机(主要指拖拉机)主要不是用来田间作业,而是用来搞运输的。这可能是在特定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大特色。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农民购买的农机中,以拖拉机为主,而购买拖拉机,又以搞运输为主。其实这很容易理解: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经济很不发达,农村道路的状况也不是很好,很多地方甚至连公路也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正规的汽车运输,根本无法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日益活跃乃至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运输增长量的需求。比如,随着农民经济情况的改善,对建房产生了巨大的需求,理所当然地增大了对建筑材料运输量的需求。当时,活跃在乡村道路上的是大量的小型拖拉机,这些拖拉机运输具有距离短、运量小、运输商品杂的特点,不仅运送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也运送沙石、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而且运送农村日用生活用品,有点类似现在的快递小哥,非常适合农村的特点。拖拉机搞运输弥补了当时公路网络运力不足的缺陷,大大方便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另一方面,农民购买农机如果只是自用于农业生产,利用率低,购买农机的投资短时间难以收回。最讲实惠、最会算账的农民当然不会让几千元、上万元买来的机器“半年闲”甚至“一年闲”。效益好、致富快成为农民购买农机的直接动力。现在看来,这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特殊阶段必然会出现的特殊现象。实际上,拖拉机能不能(上道路)搞运输在前述农业机械部的报告中已经有所反映,这个报告指出,“要充分发挥拖拉机在农业运输中的作用。”“不准拖拉机搞运输是不对的”。只是当时的拖拉机是归或者集体所有的,农村改革后,变为农民个人自主购买和经营拖拉机。农机部门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认为,农民购买拖拉机主要用于农村运输,并没有使农业机械化的初衷从根本上改变,而恰恰适应了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符合我国的国情。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农民利用自有农机搞运输,提高了农机经营的收益,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机只用于田间作业效益低下的局面,增强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活力。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农民的拖拉机搞运输应当予以支持。后来的实践证明,农民利用拖拉机搞运输形成高潮后的更大高潮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1995年,农机部门还没有把农用运输车列入统计项目,而到1998年底,我国农村的农用运输车就达到了1000万辆。农用运输车爆发式增长,直接把大部分拖拉机挤下了道路。当然,即使在今天,一些边远地区乃至乡村道路上,仍然有零星的拖拉机运输。无论如何,当时正是由于农机部门审时度势,顺应了历史前进的潮流,做出了鼓励农民利用农机搞多种经营的决断,才使农业机械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动力。

 

  第四,跳出惯性思维逻辑,顺势变革农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整体上看,农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与改革初期以允许农民拥有和自主经营农业机械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所不同的是,后者势头猛、速度快,前者则绵延不断,贯彻始终。允许农民自主选择、自主经营农业机械后,农业机械化发展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农机管理体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从一定意义上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流行的“包产到户,农机无路”的议论,主要指向可能不是农民,而是农机部门。放弃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农机部门没有了引领的旗帜,工作将如何开展?农业机械不再实行计划分配,由农民自主购买,农机部门还有什么作用?过去,农机部门管理的对象是国有和集体的农业机械,民营为主以后,农机部门怎样去面对千家万户,如何进行管理?实事求是地说,这些问题涉及到农机部门工作的指导思想、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工作方式等等,绝不是一下子、一阵子就能解决的。我回想1982年至1995年在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工作的十三年中,所起草的领导讲话、会议文件、参考资料等等,都会涉及到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农业机械化的地位和作用。之所以我们不厌其烦地研究和宣传这些内容,是想让领导层、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认可改革后的农机部门是非常重要的。每当面临机构改革的时候,农机部门往往心里没底,怕被改革掉。这些都是与改革初期农机巨变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农机部门在管理体制改革上下的功夫也就格外明显。总起来看,这方面的改革大致归纳为四个方面:(一)回归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变主要靠行政命令推动、一刀切、盲目追求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的倾向,在指导思想上明确发展农业机械化要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循序渐进、稳步发展。多年来,农机部门不再制定限期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前不久,从实际情况出发,适时提出“两全”指导方针,即推进全程农业机械化,也是符合实际的;(二)在与工作对象的关系上,从以管为主向以推进服务为主转变,提出建立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概念,明确这个服务体系自主开展多种经营,服务农业、方便农民。目前,我国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达到18.7万个,从业人员208万人。其中农机合作社6.3万个,从业人员145万人;(三)在工作内容上,强调以法制推进、政策扶持、技术创新为骨干。2004年,《中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同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开始实施。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也是农机部门长期努力、不懈奋斗、坚持改革的重大成果。十几年来,投入购置农机补贴资金上千亿元,带动了农民几千亿元的投入,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装备水平。近年来,技术创新在两条战线同时展开,即农机内部技术提升、农机外部强调农机与农艺紧密结合。通过技术创新,使农机化更好地融入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四)突出生产社会化功能,为农业机械作业提供保障。改革以来,农机部门始终把生产作为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确定生产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月、平安农机),通过完善农机监理、农业机械鉴定、农业机械质量监督、农机化技术推广等体系,为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总而言之,四十年改革历程,四十年波澜壮阔,是思想解放推动了改革,特别是在改革的重要关口,农机部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牢牢把握基本国情,满足农业农村农民所想所需所盼,顺应时代的潮流,才使得农业机械化一步步走向辉煌。

 

  需要补充的是:改革似乎有这样的特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也就是说,永远在路上。笔者在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一位负责人发表的关于深化农机化改革的文章中了解到,当前农机化领域深化改革的基调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聚焦科技创新,增加农机技术装备有效供给;聚焦组织方式创新,大力提升农机作业服务供给效能;聚焦管理改革创新,着力提高农机化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

青浦区| 阜平县| 科技| 杭州市| 钟山县| 武鸣县| 微博| 宝鸡市| 宾川县| 吉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