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农机手队伍后继乏人的困境?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的推进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生产开始迈入机械化时代。如今,不少种粮大户都购买了农业机械,但每到农忙时节,却普遍感到农机手短缺,有农机却缺农机操作人员。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一是农机作业季节性强,农业机械一年作业时间仅仅一两个月,很多年轻人更愿意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加之报酬并不高,所以导致农机手极度短缺;二是有人认为“留在农村就是没出息,只有在城市工作、生活才是出人头地”,这一观念也导致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农村;三是农机作业环境艰苦,农忙时节要抢农时,农机手需要连轴转,打疲劳战。此外,还有噪音、灰尘,脏、苦、累让一些年轻人望而却步。
农机手短缺给农业带来的影响
农机手技能参差不齐。农忙时,人停机不停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雇不到人,一些上了岁数的农民只能硬着头皮进田操作,造成作业效率和手法不够达标。每一次播种是否深浅适中、施肥均匀,都决定着作业成效,出苗率的高低直接检验了农机手的操作水平,如果出苗不好,就会影响一年的收成。“农机手需要头脑灵活、反应快、体力好,如果让岁数大的老人勉强充数,不仅影响作业效率,更不利于生产。”一位种粮大户这样说到。
农机利用率未能充分发挥。有的地方农机保有量基本达到饱和,但因为没有熟练的农机手操作,许多农机发挥不了作用,农机手的缺乏,使农机大户把“及时耕完自家地”作为首要任务,外出“代耕”只能适时而动。
如何解决?
“让务农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行业。”业内人士指出,提供政策法规保障,加强农机工作领域立法,规范农机手义务和行为刻不容缓。要使农机事业有法可依、工作有序、整合有规,除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外,应积极鼓励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整合现有农机手力量,对农机手进行再培训、农机再调剂,用集体合作形式来提供专业化、跨区域、长时间的农机技术服务;积极探索采用院校定向培养、带教培训等方式,对农机专技人员进行现代农机专业知识培训,保证人才持续供应。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高我过农机化作业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 13591农业农村部: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 13502关于变更2025第十三届内蒙古春季农业机械博览会会址的公告——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工业协会宣
- 13373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要求加快农机补贴兑付!
- 129142025西南农机展:丘陵农机、粮油机械、畜牧机械与春耕农机团购节大集结!
- 12885聚焦现代农业!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农机展2月28日盛大举行
- 12696第二届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金融峰会暨农机新营销高端论坛在济南举办
- 12567关于推介2024年设施种植机械化生产主推模式的通知
- 11888拓展终端 开发渠道 | 500家农机企业5000家合作社300家经销商的PARTY
- 11869湖南省关于进一步明确存量变型拖拉机年检审相关事项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