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着无人机,“老农民”飞向好日子
2017-03-31
新华社5780
核心提示: 手持遥控器,笔直站立,时而注视屏幕,时而远眺前方,遥望一架八旋翼无人机在天空中稳健飞行,轻松而熟练……春回大地,林树村在即将耕作的稻田上检测自己的植保“好伙伴”。
手持遥控器,笔直站立,时而注视屏幕,时而远眺前方,遥望一架八旋翼无人机在天空中稳健飞行,轻松而熟练……春回大地,林树村在即将耕作的稻田上检测自己的植保“好伙伴”。
林树村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六团镇东安村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世代以种地为生。如今,和无人机结缘的他把自己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当起了职业无人机操作手。村民们稀罕地叫他“飞手”,“月收入过万元”更让人羡慕不已。
植保,一直是农田里的“辛苦活儿”,不仅日晒雨淋,还有农药中毒的危险。随着土地流转不断扩大,村里愿意务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飞手”开始成为田间地头的新宠。
回忆起次接触无人机,林树村说那时“兴奋又紧张”。遥控器虽然不沉,在手里却仿佛有千斤重,因为担心发生危险,手心里都是汗,两个大拇指直发抖。“十几万元的东西在天上飞,谁不怕呀?”林树村打趣地说。
经过一个月的理论学习和模拟训练,林树村成为全村名“飞手”。每年6月到8月是植保高峰期,为在有限时间里完成大范围的植保工作,从凌晨天未亮,到傍晚夕阳下山,林树村一直忙碌。
据林树村介绍,人工打药一小时最多打一亩地,而且喷洒不均匀,药效不能完全发挥。无人机一天作业可达500亩,相当于二三十人的工作量,不仅省时省力效率高,还克服了种植密度大、机械进地难、劳动力少、危险性高等难题。
如今,不光让村里的水稻合作社用上了无人机,林树村还带着他的“好伙伴”一路翻山越岭,飞出家门口的一亩三分地,飞遍了大半个中国。
从黑龙江的稻田到河南的麦浪、浙江的茶园,从广西的橘子树、火龙果到海南的菠菜和西瓜……“无人机成了我的眼,带我领略到祖国各地的四季变换。”林树村借用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表达着飞跃的快感,和在田间重新收获的喜悦。
二十年前,人牵牛拉犁耙有“六只脚”;十几年前,四轮农机翻地要“四只脚”;如今,无人机上天“不用脚”……林树村一路见证,满是自豪:“现代技术在进步,农业取得大发展,帮农民省了不少力气。”
据了解,一亩地的植保价格在10元左右,扣除成本,“飞手”一亩地可收入1元,每天收入达四五百元。在林树村看来,植保无人机既是现代农业好帮手,又让农民增收不是梦。
刚把自己心爱的无人机整理完毕装进箱,林树村就急忙赶往合作社。因为那里有十几架无人机蓄势待发,成了教练员的他要在这个春天培训出30名“飞手”,一起迎接又一个火红而忙碌的盛夏。
标签:
无人机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