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农业机械种地 落脚点始终在“人”
2016-11-28
中国农机新闻网3730
核心提示:见到副总理太紧张了。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建龙依然沉浸在一周前的会面。11月17日下午,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农业
“见到副总理太紧张了。”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建龙依然沉浸在一周前的会面。11月17日下午,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等人的陪同下走进了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
孙建龙坦言,因为紧张,副总理的嘱托有很多都没记住,但那句“做农业需要你这样有想法、肯吃苦、会干事的年轻人”深深地落进了孙建龙的心里,在他看来,这是鼓励、感慨,更是寄托。
真心话:做机手真辛苦但总要有年轻人扛重担
孙建龙是“粮二代”。父亲孙梅金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被国务院评为种粮售粮大户,由他牵头成立的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授予过“农机合作示范社”称号。“种粮大户总共300人,父亲是其中一位,当时还被奖励了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呐。”说起父亲,孙建龙很自豪。
然而,他一开始并不想同父亲一样务农,总想出去闯一闯。“我初中毕业以后就去建筑工地打工,做施工员。”但没过两年,孙建龙就被迫回到农村,当起了农机手,“我17岁开始搞农机服务,体会到当机手的辛苦,大冬天的也要早上四点钟起床,用一个多小时把机具开到地里,一干就是一整天,那时候拖拉机还没顶棚,完全露天的,当时真的特别不想做农机。”提起机手的辛苦,孙建龙依然历历在目。
关于谁来种地,农业机械是答案,然而,落脚点始终是在“人”身上,再先进的机具,没有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人来操纵,也依旧无用。像大部分年轻人一样,孙建龙不爱农事,即便硬着头皮搞了农机服务。但接下来发生的几件事情,令他改变了态度——
2009年合作社成立之初只有几台拖拉机,流转了1200亩田地,常年雇佣25人;2013年,合作社流转了全村3350亩土地,拥有各类农机具100多台(套),常年雇佣只有9人,却能完成从一粒种子到品牌大米的全程机械化作业。孙建龙说“机器换人”带来的变化让他震动。
2012年,农用植保无人机兴起。当年,湖州市农机局相关领导和农机推广站站长杨建平就帮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联系了3、4家植保无人机企业,还专门安排技术人员陪同考察,于是浙江省台植保无人机就出现在了孙建龙家里。
“以前回田里,水稻种植什么的根本不懂,也不想懂,后来开始慢慢接触。”孙建龙说,“我看得出重视农业发展,政府关心又支持合作社建设,而父亲已经60多岁了,合作社还流转着全村的土地,总要有年轻人来种田,那我就接手吧。”这一年是2013年。
现在,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里的那台单旋翼植保无人机已被束之高阁了,取而代之的是飞防服务队的大规模、大面积作业。今年,合作社与安徽某飞防队签订了作业合同,喷药费每亩8—10元,由飞防队负责出飞机和飞手,合作社出农药。这背后有着孙建龙的些许无奈:“植保无人机需要专业的、年轻的飞手来控制的,但合作社里就只有我一个年轻人,根本忙不过来。”
大冒险:创新发展模式小农人要带给农业新可能
经过两辈人的筑基石、拓新路,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发展模式,这一模式正是汪洋强调的“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服务规模和产业规模,多路径提升规模经营水平。积极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各类农业服务组织,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发挥好农技推广机构、供销合作社、农垦企业等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作用,多元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引导新型主体带动更多普通农户参与规模经营,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多模式完善农业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的真实写照。
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现有粮油生产基地3350亩,吸收本村农民为合作社社员达200人,联结农户522户。项目建设资金已达1200多万元,建立了庄稼医院,添置服务粮食生产全过程的各类农机具100余台,建设了4500多平方米的粮食生产服务平台,建成了育秧中心、烘干中心、稻米加工中心和农资庄稼医院等服务设施,实现了从育秧—机耕—机插—植保—收割—收购—加工—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形成了完整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当地的社会化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显。“合作社100多台(套)的农机具不单只为合作社作业,那是浪费资源,现在每年我们给周边三县两区15000亩土地提供农机作业服务,给合作社社员提高收益。”现在的孙建龙已经成为合作社里懂行的“大当家”。
值得一提的是,孙建龙参加了农民学院的学习培训,成为湖州市首批新兴职业农民。深造过的孙建龙继承并发展了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在土地流转机制、推进供销合作、推行生态循环模式上尝试了诸多创新——
建立以“米票”为支付方式的土地流转机制,即给土地流出农户每亩每年350斤大米作为土地流转费,农户凭“米票”既可向合作社领取大米,也可折价提现,既减轻了合作社土地承包金一次性支付压力,又调动了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合作社与区供销合作社共同建立庄稼医院和农资配送中心,合作社所有社员所需农资均统一配送,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出资15万元入股吴兴粮梦粮油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依托中储粮直属仓库、老恒和公司开展粮食订单生产。
推进肥药减量,开展绿色防控、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科学用药及统防统治,建立农牧对接机制,增加有机肥使用比重,产品全部获得无公害、绿色食品的认定和认证。秸秆采取全程粉碎还田和离田利用,农药化肥废弃包装物全部回收。“我和附近的羊场进行兑换,一吨秸秆换一吨羊粪,合作社的土地有了绿色无污染肥料、羊群也有了新鲜、营养的饲料。”孙建龙骄傲地表示,在后来召开的会上,汪洋副总理特地肯定了他的这种做法,认为这是一件真正两全其美的好事。
汪洋在考察了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后问道,年轻人,你今后有什么理想?孙建龙这样承诺:我不会止步于带领合作社种杂交稻,搞农机服务,未来我还会种植更优质的稻米,提高民族品牌影响力,将带给农业更多可能,带给“农人”更多信心。
孙建龙坦言,因为紧张,副总理的嘱托有很多都没记住,但那句“做农业需要你这样有想法、肯吃苦、会干事的年轻人”深深地落进了孙建龙的心里,在他看来,这是鼓励、感慨,更是寄托。
真心话:做机手真辛苦但总要有年轻人扛重担
孙建龙是“粮二代”。父亲孙梅金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被国务院评为种粮售粮大户,由他牵头成立的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授予过“农机合作示范社”称号。“种粮大户总共300人,父亲是其中一位,当时还被奖励了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呐。”说起父亲,孙建龙很自豪。
然而,他一开始并不想同父亲一样务农,总想出去闯一闯。“我初中毕业以后就去建筑工地打工,做施工员。”但没过两年,孙建龙就被迫回到农村,当起了农机手,“我17岁开始搞农机服务,体会到当机手的辛苦,大冬天的也要早上四点钟起床,用一个多小时把机具开到地里,一干就是一整天,那时候拖拉机还没顶棚,完全露天的,当时真的特别不想做农机。”提起机手的辛苦,孙建龙依然历历在目。
关于谁来种地,农业机械是答案,然而,落脚点始终是在“人”身上,再先进的机具,没有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人来操纵,也依旧无用。像大部分年轻人一样,孙建龙不爱农事,即便硬着头皮搞了农机服务。但接下来发生的几件事情,令他改变了态度——
2009年合作社成立之初只有几台拖拉机,流转了1200亩田地,常年雇佣25人;2013年,合作社流转了全村3350亩土地,拥有各类农机具100多台(套),常年雇佣只有9人,却能完成从一粒种子到品牌大米的全程机械化作业。孙建龙说“机器换人”带来的变化让他震动。
2012年,农用植保无人机兴起。当年,湖州市农机局相关领导和农机推广站站长杨建平就帮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联系了3、4家植保无人机企业,还专门安排技术人员陪同考察,于是浙江省台植保无人机就出现在了孙建龙家里。
“以前回田里,水稻种植什么的根本不懂,也不想懂,后来开始慢慢接触。”孙建龙说,“我看得出重视农业发展,政府关心又支持合作社建设,而父亲已经60多岁了,合作社还流转着全村的土地,总要有年轻人来种田,那我就接手吧。”这一年是2013年。
现在,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里的那台单旋翼植保无人机已被束之高阁了,取而代之的是飞防服务队的大规模、大面积作业。今年,合作社与安徽某飞防队签订了作业合同,喷药费每亩8—10元,由飞防队负责出飞机和飞手,合作社出农药。这背后有着孙建龙的些许无奈:“植保无人机需要专业的、年轻的飞手来控制的,但合作社里就只有我一个年轻人,根本忙不过来。”
大冒险:创新发展模式小农人要带给农业新可能
经过两辈人的筑基石、拓新路,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发展模式,这一模式正是汪洋强调的“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服务规模和产业规模,多路径提升规模经营水平。积极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各类农业服务组织,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发挥好农技推广机构、供销合作社、农垦企业等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作用,多元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引导新型主体带动更多普通农户参与规模经营,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多模式完善农业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的真实写照。
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现有粮油生产基地3350亩,吸收本村农民为合作社社员达200人,联结农户522户。项目建设资金已达1200多万元,建立了庄稼医院,添置服务粮食生产全过程的各类农机具100余台,建设了4500多平方米的粮食生产服务平台,建成了育秧中心、烘干中心、稻米加工中心和农资庄稼医院等服务设施,实现了从育秧—机耕—机插—植保—收割—收购—加工—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形成了完整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当地的社会化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显。“合作社100多台(套)的农机具不单只为合作社作业,那是浪费资源,现在每年我们给周边三县两区15000亩土地提供农机作业服务,给合作社社员提高收益。”现在的孙建龙已经成为合作社里懂行的“大当家”。
值得一提的是,孙建龙参加了农民学院的学习培训,成为湖州市首批新兴职业农民。深造过的孙建龙继承并发展了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在土地流转机制、推进供销合作、推行生态循环模式上尝试了诸多创新——
建立以“米票”为支付方式的土地流转机制,即给土地流出农户每亩每年350斤大米作为土地流转费,农户凭“米票”既可向合作社领取大米,也可折价提现,既减轻了合作社土地承包金一次性支付压力,又调动了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合作社与区供销合作社共同建立庄稼医院和农资配送中心,合作社所有社员所需农资均统一配送,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出资15万元入股吴兴粮梦粮油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依托中储粮直属仓库、老恒和公司开展粮食订单生产。
推进肥药减量,开展绿色防控、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科学用药及统防统治,建立农牧对接机制,增加有机肥使用比重,产品全部获得无公害、绿色食品的认定和认证。秸秆采取全程粉碎还田和离田利用,农药化肥废弃包装物全部回收。“我和附近的羊场进行兑换,一吨秸秆换一吨羊粪,合作社的土地有了绿色无污染肥料、羊群也有了新鲜、营养的饲料。”孙建龙骄傲地表示,在后来召开的会上,汪洋副总理特地肯定了他的这种做法,认为这是一件真正两全其美的好事。
汪洋在考察了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后问道,年轻人,你今后有什么理想?孙建龙这样承诺:我不会止步于带领合作社种杂交稻,搞农机服务,未来我还会种植更优质的稻米,提高民族品牌影响力,将带给农业更多可能,带给“农人”更多信心。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
- 13541关于变更2025第十三届内蒙古春季农业机械博览会会址的公告——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工业协会宣
- 13442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要求加快农机补贴兑付!
- 130032025西南农机展:丘陵农机、粮油机械、畜牧机械与春耕农机团购节大集结!
- 12984聚焦现代农业!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农机展2月28日盛大举行
- 12765第二届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金融峰会暨农机新营销高端论坛在济南举办
- 12636关于推介2024年设施种植机械化生产主推模式的通知
- 11957湖南省关于进一步明确存量变型拖拉机年检审相关事项的通知
- 11928拓展终端 开发渠道 | 500家农机企业5000家合作社300家经销商的PARTY
- 11619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