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改革需政策引导“发力”
2016-05-04
中国产经新闻5850
核心提示: 围绕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产品质量等话题展开的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高峰论坛近日在
围绕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产品质量等话题展开的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高峰论坛近日在京召开。曾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的陈章良在会上演讲时表示,去年中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亿吨,但是粮食进口了1.2亿吨,粮食高库存、高进口现象并存的问题突出,且这个局面今年还将继续下去。
“打这么多粮食,但是还要进口,主要是因为大量的粮食还在仓库里。”陈章良以玉米为例分析说,虽然政府花大量资金进行补贴,但是进口玉米的价格仍明显低于国产玉米,导致国产玉米大量积压在仓库,使得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问题主要出在供给侧一方,出在结构上,我们所有主要农产品价格都比国际市场贵。”
陈章良说,按照经济学家的说法,供给侧主要包括劳动力、土地及自然资源、资本金融、科技创新、制度创新5个方面。而目前劳动力成本、土地资源成本、资本金融成本提高,导致中国粮食生产成本迅速提高,与进口粮食相比失去竞争力。
“未来五年,这种趋势不会发生太大变化。”陈章良强调,在这种情况下,科技创新对破解问题来说至关重要。
卓创资讯分析师刘阳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任何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除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外,对发展可持续性友好农业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刘阳告诉记者,当前中国农业面临诸多方面难题,如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国内国际农业资源配置扭曲等。这些问题均可归结在中国农业结构问题及一些亟待改革的农业政策问题上。
“通过中央一号文件可以明确看出,要解决农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问题,就必须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增强市场配置农业资源,推动中国农业提质增效。这当中,首先需要保证国内粮食可以有效自给,再逐步调减非优势生产区的粮食种植面积。在国内确保口粮生产的同时,加强对全球农业开发潜力、环境与风险的分析;其次,在国内粮价短期难以和国际接轨的情况下,需要政策性的限制进口替代品。这也将为后期国内粮食去库存创造良好的环境。此外,政策的改革、制定、实施需更紧密地围绕农民展开,切实地考虑农民的收益及政策的公开透明性,做好有效的宣传及推广,确保政策上传下达。”刘阳表示。
对于我国粮价过高的问题,刘阳认为除了成本上国内粮食种植远远高于发达外,政策性的托市也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国内粮价的持续攀升。以玉米为例,2008年临储政策实施后,收储价格连年上调,而国内市场价格也随着水涨船高。所以要解决国内粮价过高的问题,除了不断想方设法解决生产及种植成本的问题,同时,还需政策性地引导国内粮价下调。2015-2016年玉米临储价格已大幅降低,2016-2017年玉米临储政策将取消,这是引导国内粮价向国际价格靠拢的信号。其余两大主粮小麦及稻米,后期若要解决粮价过高的问题,也必须政策性的引导,虽然短期托市取消的可能性不大,但托市底价适当下调或也将起到一定的效力。
“打这么多粮食,但是还要进口,主要是因为大量的粮食还在仓库里。”陈章良以玉米为例分析说,虽然政府花大量资金进行补贴,但是进口玉米的价格仍明显低于国产玉米,导致国产玉米大量积压在仓库,使得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问题主要出在供给侧一方,出在结构上,我们所有主要农产品价格都比国际市场贵。”
陈章良说,按照经济学家的说法,供给侧主要包括劳动力、土地及自然资源、资本金融、科技创新、制度创新5个方面。而目前劳动力成本、土地资源成本、资本金融成本提高,导致中国粮食生产成本迅速提高,与进口粮食相比失去竞争力。
“未来五年,这种趋势不会发生太大变化。”陈章良强调,在这种情况下,科技创新对破解问题来说至关重要。
卓创资讯分析师刘阳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任何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除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外,对发展可持续性友好农业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刘阳告诉记者,当前中国农业面临诸多方面难题,如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国内国际农业资源配置扭曲等。这些问题均可归结在中国农业结构问题及一些亟待改革的农业政策问题上。
“通过中央一号文件可以明确看出,要解决农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问题,就必须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增强市场配置农业资源,推动中国农业提质增效。这当中,首先需要保证国内粮食可以有效自给,再逐步调减非优势生产区的粮食种植面积。在国内确保口粮生产的同时,加强对全球农业开发潜力、环境与风险的分析;其次,在国内粮价短期难以和国际接轨的情况下,需要政策性的限制进口替代品。这也将为后期国内粮食去库存创造良好的环境。此外,政策的改革、制定、实施需更紧密地围绕农民展开,切实地考虑农民的收益及政策的公开透明性,做好有效的宣传及推广,确保政策上传下达。”刘阳表示。
对于我国粮价过高的问题,刘阳认为除了成本上国内粮食种植远远高于发达外,政策性的托市也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国内粮价的持续攀升。以玉米为例,2008年临储政策实施后,收储价格连年上调,而国内市场价格也随着水涨船高。所以要解决国内粮价过高的问题,除了不断想方设法解决生产及种植成本的问题,同时,还需政策性地引导国内粮价下调。2015-2016年玉米临储价格已大幅降低,2016-2017年玉米临储政策将取消,这是引导国内粮价向国际价格靠拢的信号。其余两大主粮小麦及稻米,后期若要解决粮价过高的问题,也必须政策性的引导,虽然短期托市取消的可能性不大,但托市底价适当下调或也将起到一定的效力。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