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推“国三”,在质不在量
怎么看?
对今年推“国三”,各农机企业采取的营销策略大致可分为三种:种,消极观望,期望后来居上,等到机械、市场都比较成熟了,再杀进来,从中分得一杯羹。第二种,主动出击,拼命上量。有的企业惯用手法是以量取胜,推“国三”也准备用这招,一下子推出大量产品,欲以此搏击市场份额,占据竞争领先优势。第三种,积极提质,打牢根基,扎实推进。
笔者以为,种策略最不可取。试想,别人的地盘凭什么拱手相让?再说人家经历了市场血与火的考验,教训都比你经验多,你又怎能打得赢?所以,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宁学贵副秘书长发出“国三上市要趁早”的告诫,我们切不可置若罔闻。第二种策略也不可取。今年是“国三”机上市的年,发动机与整机的匹配性、整机的可靠性都只有实验室数据,而没有经过农业生产实战检验,有些问题不一定能够暴露出来,在这种情况如果贸然大量出售,可能会给售后服务带来较大压力,并影响品牌声誉和进一步的推广,甚至已经占领的市场也会失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市场竞争必须确保首战必胜。因此,第三种策略比较可取,态度积极,步子稳妥,争取卖一台成功一台,树立良好口碑,为下步扩大销售夯实基础。
怎么干?
一是提升产品质量。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转型之要。市场竞争,质量为王,提升产品质量,怎样强调都不为过,任何时候都不过时。今年是“国三”机市场推广的开局之年,提升产品质量,尤其重要。因为农机作业不仅关系到农机,还涉及土壤、作物等诸多因素,加之“国三”机未经实战检验,任何一家企业都不敢保证,他的发动机与整机的匹配性、整机对作业环境的适应性、整机的可靠性万无一失。因此,在提升产品质量上做足功课,注重细节,追求卓越,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非常必要。
二是提高维修能力。用户对“国三”机的忧虑除了是否稳定可靠外,还有维修能否跟得上。有的农机合作社负责人说:“‘国二’发动机都是机械的,出了小故障机手自己可以解决。但‘国三’全部是数控,就必须专业人士用电脑链接才能查出问题。”这种顾虑具有一定代表性。为了打消购机者的思想顾虑,农机生产企业应尽快把维修技术资料向4S店、维修网点发放,4S店、维修网点也要抓紧购置新设备,迅速提高维修能力,适应“国三”机维修新要求。
三是加强人员培训。“国三”机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推广使用对农机企业的销售人员、售后服务人员和维修网点的维修人员,以及农民用户都是一个挑战。要有效应对这个挑战,就必须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培训,使销售人员对“国三”机的特点,与“国二”机相比的优势与不足、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了解得很透彻,使维修人员熟练掌握维修保养技能、出了故障能诊能治,为购机用户提供有力有效的服务。每一个销售人员、维修人员都是一个产品宣传员,每一次销售、维修服务都是一次产品推介活动,磨刀不误砍柴工,人员培训的付出终将得到加倍回报,人员培训工作不但要做,而且要做好。
四是摸透市场行情。企业以产品质量取胜,不等于“闭门造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推广“国三”机必须在摸透市场行情上下足功夫。不同区域、不同主体的需求不尽相同,同一区域、同一主体的需求也会随收入、政策变化而波动起伏。购机者究竟是选择“国二”机,还是选择“国三”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有的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燃油消耗出发,倾向选择“国三”机,有的从性能稳定、价格较低、维修便捷出发,倾向选择“国二”机。这就要求企业人员深入农村、深入合作社和农户,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准确把握他们的需求,因地区因群体施策,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措施。对已经卖出的“国三机”,还要及时跟踪用户使用情况,及时跟进搞好技术咨询、故障维修、配件供应服务,掌握手的用户体验信息,促进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本企业生产的“国三”机推得开、市场稳得住。农户用得好,产品才能卖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