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入口3秒自动进入网页_已满l8点此进入甸伊园蘑菇_精品伊甸乐园入口2023高清

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聚焦农业供给侧改革:降成本,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2016-04-12 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6940
核心提示: 我把家里3口人的耕地流转给育秧工厂,又流转回来70亩低洼田稻虾间作,这样划算。湖北省监利县柘福村村民杨时好很精明:拿值钱
    “我把家里3口人的耕地流转给育秧工厂,又流转回来70亩低洼田稻虾间作,这样划算。”湖北省监利县柘福村村民杨时好很“精明”:拿值钱的地换了相对便宜的低洼田,“两块地”都上了规模;而间作稻虾,也让老杨在不打农药不上化肥的同时不减种田收益。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降成本”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杨时好摸准了这个方向,当然“划算”。今年“两会”期间,“降成本”这个原本多见于工业领域的字眼,也成了代表委员们谈起三农话题时的热词。

    降劳动力成本:适度规模经营

    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库存量达到历史高位,进口量也在增长,粮食“三量齐增”现象近来引发各界极大关注。

    市场的背后是价格,而价格的形成基础是成本。很多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成本簿里找到。

    “两会”期间,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就粮食进口增加回应记者提问时解释,一部分是结构性需要,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价格差别的原因,“我们因为农业生产规模小、成本高,所以在粮食价格上不具备竞争力。”

    从三大主粮到猪牛羊肉,及至棉花、牛奶等一系列主要农产品,我国价格都比国际价格高。对此,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认为,的原因是成本的增加,尤其是劳动力成本。“这个成本是刚性的,上去就下不来了。而南北美和欧洲一些靠机械生产这些大宗农产品,成本主要取决于石油价格。”柯炳生说,和国际石油价格的一路下跌相比,中国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这是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主因。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民工月付工资从1690元增加到3072元,平均每年增长12.7%。

    “原来雇一个农民工是50块钱一天,后来涨到100块、150块钱,现在有些地方已经是雇一个工250块钱了。劳动力成本降不下来,怎么办?只有发展规模化经营,规模化了才可能机械化,成本才能降下来。”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陈章良说。

    除了利用机械节约劳动力成本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还可以从很多方面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逐一做了分析:一般性成本是能够均摊的,规模越大,劳动生产率越高,摊下来的成本就越低;除产中的成本外,产前产后社会化服务的成本,也可以通过规模化降下来。

    “比如收割机,如果一个农户购置一套,成本当然高,而且还有每年的折旧,但是通过花钱购买专业的服务,不用养机器,成本也就低了。”张晓山以收获环节为例,建议通过制度改进创新发展规模化的社会服务,来降低农业生产的综合成本。

    降投入品成本:合理使用药肥

    “节本也是增效,所以我们要调整技术路线,大力推广节本增效技术,比如说节地、节水、节油、节肥等等,来提高家庭经营的效益。”“两会”期间,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就“粮价下跌、经济下行下,农民收入如何持续增长”这一问题答记者问时,给出的个办法就是节本增效。

    地水药肥,如何才能把这些成本节下来?“我们到柬埔寨调研,流转一亩水稻田只需要7元钱,而在我国要1000多块。”陈章良说。

    和劳动力类似,土地的成本也是相对刚性的,但也并非没有降下来的办法。张晓山建议:“通过搞土地股份合作社,或者委托经营,把租金转化为分红,从经营的角度来讲,也是降低了土地的成本。”

    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价格不断上涨,是农业生产成本难降的另一主要原因。对于节约这部分成本,代表委员们的意见非常一致:只有靠科技支撑,才能破解生产成本上升和资源环境束缚的双重压力。

    “除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的提质和优化配置外,还需要更加重视科技的作用,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建议,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农业提质增效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以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来扩大农业产业发展的可能性边界。

    买种子的钱,是必不可少的成本,也是农业科技的主要用武之地。“品种的成本是完全可以降下来的,要通过科研创新培育优良品种,同时辅以适用的栽培技术。”政协委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说。

    政协委员、广西农业科学院院长白先进建议加强对农民的新技术培训,如什么时候用药,用什么剂量等一些具体的问题,一定要教给农民,“像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节约用肥,老方法用100斤,新方法20斤就够了,多了植物吸收不了,还造成环境污染,少用更绿色。”

    虽然农业投入品最终要靠农民来使用,但是从高投入、高能耗的粗放式到少投入、低消耗的集约式使用方式,考验的并不仅仅是农民。“单靠农民是很难把成本降下来的,必须由龙头企业、合作社一起来做。”人大代表、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彭墩村村委会主任张德华的建议是统筹统购农药化肥等农资,提高农民的议价能力。

    降流通成本:借力第三方和互联网

    陕北洛川,全球苹果优生区。交口河镇京兆村一座百亩苹果标准园里,果农们正在对这座建于1995年的老果园进行改造。

    “过去,陕西的苹果红了,但是运不出去,流通体系没建立起来,仓储库存能力又达不到,只能看着它烂掉。”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贾治邦说。

    生鲜农产品,卖的就是个“鲜”字,值钱也值钱在这个“鲜”字上。只有快速进入市场、端上餐桌,农民的腰包才能鼓起来,下游生产企业的流通成本才能降下去。对此,贾治邦建言,应大力发展专业化的农产品第三方仓储和物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农产品仓储和运输的投资运营;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降低流通损耗。他建议通过金融支持和优惠政策等加快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推动冷冻冷藏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建设。

    从田地到餐桌,农产品流通体系庞大而复杂,伴生的各种费用,导致成本居高不下。政协委员、中华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原副主任戴公兴介绍说,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成本,约占总成本的18%左右,比国外发达至少高6%以上,过去更注重生产环节,流通体系建设相对比较落后。

    而缩短链条、精简体系,正是“互联网+”的专长。能不能通过互联网来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呢?

    供销合作社就是这么做的。通过搭建“供销e家”网上销售平台,供销系统的所有农产品都可以搭上互联网的流通快车。“现在大型超市、知名农产品品牌企业都在打造自己的销售渠道,或者通过第三方把农产品销售出去。”戴公兴说,互联网销售平台是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的一条捷径。

 
 
标签: 农业 改革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

淳化县| 阿巴嘎旗| 望都县| 开远市| 山丹县| 凤翔县| 翁源县| 农安县| 忻城县| 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