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机具走俏农机进入订制时代
春耕时节,蜀乡农村处处繁忙。今年春耕生产中,农资界又推出了哪些绿色生态的优质品种?价格是升是降?为此,本报特推出专栏《2016春耕新发现农资行情早知道》,介绍农机、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当前行情和后期走势,供农户参考,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吴平
最近几日天气忽暖忽寒,成都农林科学院农机研究所所长孙聪更加频繁地到农村一线查看机播马铃薯的长势。“成都的崇州、双流、温江、青白江、金堂等地都在搞马铃薯全程机械化试点,5月就要机械收割了,去年栽种的密度合适、霜冻影响也不大,预计大田每亩能有6千斤产量。”3月14日,孙聪告诉记者,随着马铃薯主粮化被提上日程,将带动相关农机具走俏市场。
新机具马铃薯收获机走俏“马铃薯最早在北方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现有成熟机具多是大中型号,适应北方成片土地,但与四川的田块地形不匹配。”孙聪介绍,“这几年加强与厂家的沟通后,中小型机具在我省已经从无到有,逐步铺开,计划明年在成都全市推广。生产厂家除了青岛的企业,还有黑龙江农科院下属单位等,有了可供选择对比的空间。经销商方面,我省有吉峰公司,能够集中先进机具,试点示范,合适后再推广。”
《四川省2015—2017年农机购置补贴额》也将薯类收获机纳入目录,从0.7米以下到1.5米以上,共有4个型号机具,购买后可获得400元—3200元不等的补贴,地震灾区县的补贴在此基础上更高,而购买薯类联合收获机,可获25000元补贴。
“比起菠菜收获机、大蒜收获机,马铃薯收获机性能稳定、比较成熟,很多客户反映不错。配置不同,价格从7千到1万,多数农户都能接受。”成都桦茂农机公司负责人赵华告诉记者。
当前行情通用机具趋于饱和“和前几年相比,农机补贴下调了10%,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购买的积极性。此外,通用类机具日趋饱和,这部分生意现在不好做。”吉峰农机销售商费毅分析道。
“今年前两个月,只卖了四五台拖拉机。”赵华说,这些产品很成熟了,这几年都没有大的功能系统升级,不外乎改为涡轮增压、提高耐用性等,更新淘汰率较低。反倒是微耕机等小型机具,如果在操作的便捷性上有创新,很容易获得市场青睐。“今年卖的是重庆益农公司生产的一款转向微耕机。以前犁地要掉头时,必须靠人力抬,老大爷老婆婆很容易伤着腰,这个能自动转向,省劲儿多了。这不刚开年,厂家订单都堆起来,虽然比普通微耕机要贵600元,但还是有很多人等着从我这儿拿货。”
和拖拉机相比,微耕机属于易耗品,迭代更快,有的能用五六年,有的只能用三四年,还有的下到田里后会经常出毛病。孙聪说,为了不影响生产,推荐参考2016年已经发布的首批《四川省农机推广鉴定获证产品目录》,或者请销售商到田间实际操作示范,教授使用方法、管护保养等注意事项。
未来趋势特色机具需求扩大
目前各类农机已有两千种之多,覆盖粮食、蔬菜、茶叶等多个领域。费毅判断,特色农机的市场需求还会进一步扩大,但也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技术突破,在收获等一些种植环节上,还难以做到精准的机械化;此外,这些特色机具需要量不是很大,从以前流水线的批量生产,到因需订制的“少而优”,对厂家和经销商的灵活度提出了挑战。
“新产品研发确实风险大。”赵华介绍,她曾经根据客户的建议和提供的样机,委托厂家生产了一款大蒜收获机,并拿给种植户试用。有些稻草覆盖的厚度恰当,机械收获就很顺利;有些覆盖太厚,稻草就跟蒜叶裹在了一起。她又没有办法让农户制定符合机械作业要求的种植标准,有两台收获机至今滞留在家里,有一台虽然退给了厂家,但钱款还没退还。还有命运更坎坷的菠菜收获机,去年雨水多,土块不易散,使用效果不理想。“库房还留着200多台,我们会让公司做农机维修的师傅跟踪调查用户需求,试着再改进。”赵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