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焚烧屡禁不止:技术有了 政策跟上
近日,京津冀地区遭遇重度雾霾天气,焚烧秸秆制造的污染物被认为是罪魁祸首。环保部卫星遥感巡查监测数据显示,10月1日至6日,共监测到疑似秸秆焚烧火点376个,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值得玩味的是,这些省份都制定了严格的“禁烧令”,甚至有领导干部因督察工作不力而被处分。
秸秆焚烧是一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过去公众对其负面影响的认识不足,随着近些年雾霾问题成为全民关注的痛点,秸秆焚烧也沦为了众矢之的。每年秋冬季节都会有很多媒体报道聚焦秸秆焚烧的话题,地方两会和两会也提供了不少解决方案。但从治理效果来看,“禁烧令”并不是解决秸秆焚烧难题的良方。
从媒体报道可知,各地颁布的“禁烧令”主要包括两项举措:一是对地方政府罚款,比如今年夏天,河南周口就因秸秆焚烧而被罚了4100万元,驻马店被罚了3900万元;二是对领导干部问责,比如河南周口规定“发现一把火,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就地免职”,安徽合肥则规定对秸秆禁烧执行不力者将“一票否决”。
之所以认为“禁烧令”不是解秸秆难题的良方,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种带有行政色彩的强制性禁令,虽然看上去很有威慑力,在现实中却容易遭遇变相抵制。一方面,将治理秸秆难题的希望寄托于地方官员,不排除某些地方官员会为了保住乌纱帽而以极端手段推行“禁烧令”,甚至可能重蹈“周口平坟事件”的覆辙。
另一方面,很多农民并不买“禁烧令”的账,因为直接在田地里焚烧秸秆省时又省力,还能生产草木灰作为肥料。据报道,有些地方的农民即使白天不焚烧秸秆,也会趁天黑偷偷地付之一炬。虽然很多省份都出台了“禁烧令”,但环保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秸秆焚烧火点比去年同期增加16.41%,原因或许正在于此。
从本质上说,禁止秸秆焚烧的核心是“堵”,而以往的公共治理经验表明,更有效的治理方式应该是以“疏”为核心。具体来说,应该扫清“秸秆还田”的路障,想方设法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尽可能地用新技术变废为宝。当农民从“不敢烧”转为“不愿烧”“不舍得烧”,何愁那些秸秆会成为令人头疼的“雾霾元凶”?
事实上,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发掘秸秆的潜在经济价值的手段已经比较成熟。比如,用秸秆发电、制造建材、生产可再生生物油等,都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再比如,切碎装置和腐熟剂的使用,也能更好地让秸秆转化为肥料。如果政府真想破解秸秆焚烧难题,就不能为图省事一禁了之,而应该加强技术扶持、财政补贴、宣传引导等,让农民从秸秆多元化利用中获益,如此才能事半功倍。
- 13601农业农村部: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 13512关于变更2025第十三届内蒙古春季农业机械博览会会址的公告——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工业协会宣
- 13423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要求加快农机补贴兑付!
- 129342025西南农机展:丘陵农机、粮油机械、畜牧机械与春耕农机团购节大集结!
- 12885聚焦现代农业!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农机展2月28日盛大举行
- 12726第二届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金融峰会暨农机新营销高端论坛在济南举办
- 12577关于推介2024年设施种植机械化生产主推模式的通知
- 11898拓展终端 开发渠道 | 500家农机企业5000家合作社300家经销商的PARTY
- 11889湖南省关于进一步明确存量变型拖拉机年检审相关事项的通知